春耕春播
事关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俗话说,秧好一半苗,苗好七分收
健壮的秧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而生长整齐、密度适宜的秧苗
对机械化插秧至关重要
今天(3月19日)中午12点
总台央视记者邵海成:“我现在是在福建省的建宁县,建宁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的大县,今年计划水稻制种15.7万亩,可以为3700万亩的水稻田提供种子。我身后的农户现在进行的就是早熟品种的育秧工作,这一工作在整个建宁县已全面展开。”
建宁县溪口镇溪口村制种户兰永贤:“长势非常好,已经长到三四公分了,长得非常健壮,已经绿油油的一片了。”
建宁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添发:“可以为长江以南稻区提供早稻生产用种的大田面积大概在300多万亩,每年可以产生的产值大概是30几个亿。”
建宁县位于由闽入赣的北大门
也是千里闽江正源头
曾经被称为“苏区粮仓”
现在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
也是中国稻种基地的核心区
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
被冠以“北张掖 南建宁”之美誉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作为中国稻种基地的核心区、全国最大的县级种子生产基地,近年来,建宁县着力提升制种基地建设标准化和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2019年以来先后组建了闽赣省际农机植保综合服务中心和里心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集农机展示、销售、培训、维修、作业及农资配送等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了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全程机械化。
新型插秧机现场作业
收割机现场作业
1976年,建宁县开始杂交水稻制种,现已成为国家级制种大县。2022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15.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达355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以上。“建宁水稻种子”还获得全国首个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5年,建宁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开始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成为全国第3个、福建首个以水稻种业为主导产业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展示(200种品种)
建宁县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小种子”逐渐成长为大产业。依托机械化制种、信息化管理,建宁种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加速崛起。禾丰种业、天力种业、华昊种业、华谷高科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促进建宁形成制种、仓储、加工、交易、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同时,建宁加快建设先正达集团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粮储建宁直属库等延链强链项目,以及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稻种线上交易平台等,建立健全完善种业“1324”工作机制,按照“稳基地、育龙头、打品牌、延链条、强保障”的目标定位,持续发力,把建宁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样榜县。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