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在台湾有几件事成为热点,一是日本右翼分子藤井实彦 “脚踹”台湾第一座慰安妇铜像,引发众怒;二是民进党当局教育部门近日通过了课纲修改案,确定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三是台南市建了一个所谓“黄昭堂纪念公园”,据说明天(21日),民进党当局高层如蔡英文等都将来参加启用仪式。这三件事有何关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来听本台评论员闻达的评论:
先来看主持人提到的第一件事,关于慰安妇铜像事件。今年8月14日,也就是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73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台湾终于有了第一座慰安妇铜像,这座铜像立在台南市国民党市党部门前。铜像立起来后,日本方面就向民进党当局表达了他们心情很不爽的意思,民进党当局马上对日本方面表态说,不好意思,这不是民进党当局做的事,纯粹是民间行为,跟民进党当局无关。
这种迅速的回应和柔软的态度与接下来的缓慢回应和硬拗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日方代表藤井实彦用脚踹慰安妇铜像(图:视频截图)
9月8号,日本右翼分子藤井实彦来到台南,竟然嚣张地“脚踹”台湾慰安女铜像,引起台湾各界的愤怒,纷纷予以谴责,要求藤井实彦必须为此道歉并接受惩罚,更要求民进党当局立即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藤井实彦回日本后,又竟然回应说,他没有“脚踹”慰安妇铜像,只是脚麻了,在那里伸一伸脚而已。这种傲慢与无理的态度更加剧了台湾的众怒。可是,这时,民进党当局对这件事却迟迟不作回应。
你看,面对台湾民众的不爽,跟日本方面的不爽,民进党当局的反应速度完全不一样,一慢一快已经很明显表明了他们的心态。
但是这件事却迅速发酵,民进党当局不得不有所反应了。直到第三天,才由民进党当局的外事部门出来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大意是把这件事定位为“个案”。
台当局“驻日代表”谢长廷。(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之后,民进党当局派往日本办事机构的负责人谢长廷也说话了。他说:“有脚踢行为的话,我严正谴责”。也就是说,他并不完全认定藤井实彦真的有“脚踹”行为,或许还真是伸伸脚而已。即使真实的事实已经摆在那里,谢长廷居然还是要顾及日本人会不会心里不爽。
其实,谢长廷出来讲话的重点是强调日本右翼分子的这个行为就是个案,并不代表“日本人”或“日本政府”,所以,他要求台湾民众不应把这个个案扩大到台湾方面与日本方面的对立上,或者造成民进党当局与日本方面的矛盾。
这样的态度更让台湾民众愤怒了,认为谢长廷就是“媚日到骨”了,跪在日本人面前久了,已经不能站直了。
更奇葩的是,民进党当局的高层人士,一个都没有出来表态,民进党那些号称“战斗力极强”的民意代表们也集体“神隐”了,完全缴械投降。原来,他们的“战斗力”只是针对国民党和大陆,以及任何与他们意识形态、政策意见等相左的人。
尤其可笑的是,当年选举时信誓旦旦要为台湾慰安妇讨回公道的蔡英文,面对日本右翼分子如此“侵门踏户”的嚣张无理行为,她到今天为止依然还是不闻不问,没有表达出一点点的同理心。所以,台湾有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直指蔡英文如此冷漠,说明她真的很害怕日本人,完全是“媚日”到了血液里。
民进党当局对慰安妇问题历来都是这样的矛盾、这样的丧失最基本的人权道义原则和起码的尊严与格局。
对于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民进党和民进党当局基本上的态度是,不去说殖民的残忍和对台湾人民的伤害,更不用说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了。相反,他们一味地要讨好日本方面,在各方面美化日本曾经的殖民统治,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野兽行径,自然也是选择性地失聪。慰安妇问题就是如此。在他们看来,要搞“台独”,要与大陆对抗,就必须依靠日本方面的支持,哪怕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所谓“支持”,对他们也是如获珍宝。
台当局“教育部”把高中历史“中国史”并入“东亚史”惹争议。(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于是,我们看到另一个事件,就是台湾高中历史课纲修改问题。
为了推行“台独”政策,民进党当局可以不顾台湾多数民意的反对,执意将历史课纲往“去中国化”、“亲日本化”的方向修改。近日通过的高中历史课纲修改案,不但将日本殖民统治美化,还进一步地把中国史的内容并入到所谓的“东亚史”,淡化中国历史教育,把中国史当作别国史来教授给学生。民进党当局如此作为,实际上是把“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强加到历史教育中,企图通过教育,影响台湾年轻学生的历史观,让他们没有“中国史观”,而有“台独史观”。
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杨昆福认为,这说明,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在“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做着“再日本化”,并将二者视为“零和”的“二元对立”关系。
为此,民进党当局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把触角伸到台湾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处处体现民进党的“台独”理念。甚至连公共场所,都要带上“台独”色彩。比如公园。
黄昭堂纪念公园 来源:中评社
一年多前,他们在台南市开始修建所谓的“黄昭堂纪念公园”。这个黄昭堂是谁?黄昭堂1932年出生于台南,早年在日本接受教育,受日本“皇民化”影响较为彻底与严重,也是日据时期的既得利益者,曾受到日方资助,在日本一直在搞“台独”分裂活动。回到台湾后,从未间断地继续进行“台独”分裂活动,2011年11月因病去世。黄昭堂被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称为所谓的“台独教父”,蔡英文对他是推崇备至。所以,明天的公园启用仪式,她将特地前去参加。
民进党在台南建的这个所谓“黄昭堂纪念公园”,是台湾第一座以“纪念台独分子”为主题的公园。在公园里的黄昭堂铜像基座上,赫然刻上了黄昭堂的一句赤裸裸的“台独”话语,这句话是:“我这一生除了‘台独’运动,别无所求,这是我对待生命浪漫的方式。”
居然能把分裂国家、民族,又一味媚日的“台独”当作一种“生命浪漫的方式”,可见“台独”分子是多么可笑与可耻。所以,有台湾民众在社交媒体上气愤地表示,对台湾有贡献的人多了去,凭什么给黄昭堂建公园?“‘台独’不是全民意识,为何要全民买单?”“民进党只会浪费钱去纪念那些脏东西。”还有的台湾民众直接发飙:“我想问一下,在那里参观如果脚麻,可以伸展一下吗?”
联系以上这三件事,民进党当局恶“独”之心昭然若揭:一方面他们想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化台独”、“教育台独”等动作,把台湾社会“台独化”,培养“台独”下一代,壮大后备军,以便打压国民党等对手,谋求民进党的长期执政。另一方面,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所说的所谓“维持现状”,所谓保持“善意”,已经一次又一次被自己证明破功了,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用诚意与善意来改善与缓和两岸关系,相反却一味地透过各种“台独”言行与政策来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以说,台湾以及两岸关系的最大祸害正是民进党的“台独”施政与“台独”意识形态。
这一点,相信台湾民众应该看得清楚。当然,大陆方面也绝对不会姑息容忍这种“台独”分裂行径,必会以更强大的力量,以更多元、更有感的方式,加以反对和遏制,同时将继续扩大两岸民间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继续积极推动两岸的统一进程。
(作者为东南广播公司评论员 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