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楼于4月15日正式建成启用,面向蓝海,助力厦门国际邮轮产业再启新征程。当天下午4点,随着“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靠泊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船上满载的2250名归程旅客共同见证了厦门新旧航站楼的“接力”时刻,他们也成为新航站楼启用后迎来的首批旅客。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总投资7.3亿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年旅客吞吐能力可达到80万人次。新航站楼的“新”体现在“更智慧”“更高效”:以旅客体验为导向,全面提升通关效率,一是实现海关、安检“一次过检”,通过数据聚合与视频分析重构技术,将海关行李查验和港站运营方的安全检查合二为一,旅客出境通关仅需进行一次行李检查,等待时间缩短50%;二是实现“无感安检”,新航站楼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的无感监测,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受益于新航楼的“更智慧”,旅客从离船到通关结束平均仅需约10分钟,通关时效提升约50%。
“今年的访问港邮轮、母港邮轮航季已全部开启,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将在本月迎来‘双轮同靠’盛况,接待的旅客人数还将有一个明显的跃升。我们创新访问港邮轮团队旅客‘分散通关’‘随到随检’,母港邮轮旅客‘扫码通关’入境简化模式,随邮轮抵港、不登陆的船员免于交验出入境证件等便利通关举措,确保邮轮在靠泊后10分钟内即可下客通关。针对团队查验手续,我们提前受理审核组团旅行社资质和团队团表信息,实现团队手续5分钟内‘快速快办’,与团员查验同步办结。”高崎边检站副站长陈锦来介绍道。
“前几天出发还在旧航站楼,今天回来已经是新航站楼了,感觉更加明亮,通关速度更快!”来自福州的旅客陈女士感慨。“更敞亮”“更便捷”——新航站楼启用首日,这些关键词被旅客反复提及。
作为中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同时看到跨海大桥、飞机、邮轮、货轮的大型邮轮母港综合体,作为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邮轮交通枢纽,可无缝接驳地铁、公交。去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31艘次,旅客吞吐量9.47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20%。
据悉,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作为邮轮旅游的“第一站”,除新航楼全面升级外,片区文旅配套也不断提档——邮轮母港后方海西最大滨海城市综合体项目“海上世界”已成为热门打卡点;东渡客运码头的厦鼓时光滨海商业体则提供了全方位的“吃、喝、购、娱”服务,在探访“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前享受松弛感。此外,投资23个亿、全球首个闽南文化主题幻境公园“屿见闽南·时光幻境”项目将于今年5月全面开放,以海洋文明、闽南文化、厦门故事为核心,通过建筑、演艺、多元业态、文化空间等,折叠呈现闽南千年时空景象,让旅客沉浸式感受闽南文化魅力,为“邮轮+文化”体验拓展空间。 “我们将以新航站楼启用为新起点,聚焦邮轮产业特色化发展,持续融合‘国际范’的服务水平和‘闽南味’的文化温情,结合临海文旅资源,进一步升级旅客体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擦亮厦门‘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金招牌。”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负责人表示。
记者:范威 吴波
审核:王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