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亦可涉大洋 岛民远古是一家
什么是“Ka”?福州人的回答是“脚”,与太平洋岛民的答案不谋而合!这并非机缘巧合,而是远古先民种下的羁绊。
今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会谈,提及自己在福建工作期间了解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岛国的南岛语族,就是起源于福建。“特别是福建平潭这个地方,当地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有很多考古发现,是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每次见到太平洋岛国的朋友,我都感到很亲切。”
总书记所说的壳丘头遗址不但是福建省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闽台文化之源,还是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岛屿上的南岛语族文明起源地之一。这些文明相隔万里,看似毫无关联,却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高度相似。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将它们牵引?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入口处的两座独木舟雕塑指向了问题的答案——
距今6000年前,不畏波涛的福建先民刳木为舟,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一次次与波峰浪谷搏斗,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向东、向南播撒文明火种。久而久之,一个名为“南岛语族”的庞大语言族群逐渐成形,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到智利的复活节岛,从美国夏威夷群岛,到新西兰群岛,演化出1200多种语言,覆盖近4亿人口。考古发现证实,南岛语族的“起锚之地”正是福建平潭。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平潭平原镇南垄村东北方,包括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于今年3月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壳丘头遗址群不但是福建省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闽台文化之源,还是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岛屿上的南岛语族文明起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说。
源自平潭的“船奇”引来众多学者溯源研究。今年,意大利汉学家唐云就为她计划撰写的一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书前来寻找素材。在她看来,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极具意义。“通过挖掘出来的文物和专家们的考古研究,得出不论在冰川时期海峡两岸相连的时候,还是南岛语族渡海时期,播迁的过程就是从福建到台湾。”
南岛语族文化研究是促进闽台融合的重要纽带,来自台湾的许桂荣对此深有感触。8年前,他登岛开展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研究,目前担任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副院长一职。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思索,如何让南岛语族源头理论“活起来”。“基地展陈都是冰冷冷的文物,是不是可以在我们这个基地也呈现活生生的南岛语族人呢?”于是,他邀请了在平潭工作的台湾高山族同胞参观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后来,好几人选择加入考古研究基地的志愿者团队,在相关活动中担任讲解员。“台胞告诉我们,他们民族传说里就有’祖先来自遥远的大陆、划着船到达这个地方’的故事。”
眼下,承载这段记忆的遗址正在被唤醒,万众期待的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预计12月16日对外开放。记者探馆看到,来自美国宝尔博物馆的276件展品已经抵达馆内,为即将开启的南岛语族艺术联展作最后的布展准备。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项目经理陆伟峰介绍,博物馆设置了3个展厅,面积共3800平方米,以“源”“流”“彩”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独特文化。其中,第一展厅用于展示平潭南岛语族起源文化;第二展厅将展现南岛语族迁徙扩散历程;第三展厅为临时展厅,计划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国家和地区博物馆合作办展。“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展厅设置,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游览体验,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领略历史和考古的厚重与魅力。”
花式玩海“游”新意 多维空间再拓展
闽人向海而生,以独木舟作为精神图腾,逐浪汪洋,贯通东西。穿越时光之流,舟楫不再作为劈波斩浪的工具,转身成为博物馆中的珍藏,为前来怀古探幽的人们讲述遥远的故事,倾诉沧海的肺腑。那片它们曾经闯荡的海面,游艇、游船、邮轮激起了白色浪花,将平潭滨海旅游从沙滩扩展至海上、海下、近海、远洋等多维度空间。
平潭国际邮轮中心于去年11月正式开港,平潭金井国际邮轮码头成为福建省除厦门国际邮轮码头以外,在海峡西岸区域布局的第二个邮轮码头。
11月14日,开港一周年之际,搭乘了600多名美国游客的“招商伊敦号”国际邮轮缓缓停靠在平潭金井国际邮轮码头。游客们缓步走下邮轮,通过一场极具特色的藤牌操表演,开启一段海岛美食文化之旅。这是今年“招商伊敦号”平潭站的最后一个航次,至此,2024年度平潭金井国际邮轮码头运营共计12航次,同比增长11倍,服务旅客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12.8倍。“由此可见,平潭邮轮业运营形势起步良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翔对未来邮轮旅游的发展信心满满。
邮轮并非平潭向海掘金的唯一载体。今年夏天,平潭22号国际游艇码头正式开业,由平潭和风游艇有限公司运营——这是实验区旅游客运有限公司与台湾嘉信游艇集团旗下平潭嘉洲游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开业后,游艇、摩托艇、尾波冲浪艇、水上超跑等亲水游乐项目非常受欢迎,此外,还有一些高端客户也会选择在这举办红酒品鉴会或是团建,我们都会根据客人的需求来调整业务。”平潭和风游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晓鸿说。
未来,平潭海上旅游业态还将不断丰富。日前,平潭综合实验区新采购的3艘单体及3艘双体游艇已经在珠海开工建造。这批游艇完工后,将投入平潭22号国际游艇码头等地运营,为游客提供休闲海上观光服务。“通过投建购入首批游艇,将进一步培育游艇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促进游艇产业在平潭茁壮成长,助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陈伟表示,将按照实验区“2+N”的游艇码头布局,以此次游艇建造作为新起点,加快推进竹屿湾游艇码头、游艇建造基地等项目落地,进一步丰富海上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助力平潭打造魅力滨海旅游城市。
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明确支持平潭“探索闽台游艇自由行”,并提出要积极发展国际邮轮旅游,培育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邮轮航线。以此为契机,平潭大力发展“三游”项目,加快推进“船、港、客”三大要素聚集,一个集邮轮、游艇、游船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滨海度假目的地正加速成型。
一板一帆可犁浪 竞渡竞驰成风尚
海风劲吹的平潭,勇敢者仅凭一板便可蹈海犁浪。
10月24日至27日,第十一届平潭国际风筝冲浪节暨中国风筝板巡回赛(平潭站)在龙王头海洋公园举办。旋转、追逐、跳跃……来自国内外的80多名选手乘风而起,上演了一幕幕惊险刺激的竞技场面。“平潭的风力特别适合进行风筝冲浪,这里配套设施齐全,比赛体验很好。”上海选手付小汀说。
作为世界三大风口之一,平潭平均风速可达每秒8.4米以上,且每年7级以上风力长达200多天,丰厚的风力资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平潭积极举办全国风筝板冠军赛、风翼世界杯等一系列国内外顶级赛事,建成并投用国际风帆运动训练基地,打造世界级风帆运动胜地。
当然,这里不仅是运动员的赛场,也是游客尝鲜的试验场。来自广东深圳的游客江之洲就在教练员指导下,头戴头盔,脚踏双向板,手拉风筝,在海浪间滑行。他从深圳自驾过来,参加培训之余,还能到周边游玩。“这边风景优美,基础设施也很完善,不管是运动还是旅游,体验都很棒。”
陆地上,人们亦可与风竞速。心跳!轰鸣!这里是2024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的举办现场,各路高手正在平潭如意湖国际城市赛道展开疾速交锋,辛国善最终斩获香港MINI系列赛冠军。他说,这条赛道乐趣十足,高速弯道特别有挑战性。赛车运动员苏李此番来岚就是为了体验平潭如意湖国际城市赛道。“这里的赛道很有特色,也颇具挑战性,类似缩小版的澳门大赛道,给人全新体验。”
据悉,这是平潭连续第三年举办国际赛车嘉年华活动,也是打造“品牌赛事活力岛”、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平潭举办了包括冲刺赛、耐力赛、飘移赛、场地越野赛等一系列赛事,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顶尖车手、参赛团队以及众多车迷参与,还进一步提升了平潭的知名度,有力推动文旅产业的消费增长。“我是为了赛车比赛专程来平潭的,看完比赛后游玩了龙王头等景区,很不错。”来自江西的游客林志豪说。
赛车赛事的举办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去年,Slide Racing 1981车队的夏昌浩参加完2023海峡飘移锦标赛后,决定在平潭运营飘移培训基地,其飘移车队也驻扎在此。“我很喜欢平潭,这里的气候和饮食很棒,平潭如意湖国际城市赛道是独一无二的。”夏昌浩说。
平潭汽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炜也很看好平潭赛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平潭不仅要吸引专业赛车手来岚参赛,而且要引进更多赛车厂家和汽车品牌,共同将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做大做强。“赛车运动是一个很时尚、很接地气的项目,我们希望随着赛车赛事的引入,可以带动更多产业发展。”
眼下,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大力推动平潭汽车文体科创产业园项目落地实施。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以平潭国际赛车场为主体,主要建设国际二级赛道、相关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园区及智慧交通安全驾驶接待中心等;二期项目主要建设设计研发区、汽车改装产业设施、员工公寓等;三期项目以商务研发、品牌孵化产业园为主,并配套高端度假型酒店及高端住宅。其中,项目一期一阶段(平潭国际赛车场)计划2027年完工并投用。
发挥好四面环海、风力充沛、水清沙白的资源优势,平潭逐渐走出以运动赛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让“跟着赛事去旅游”的文旅氛围不断浓厚。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风起岚岛队
来源: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风起岚岛队
记者:陈心野、魏欣悦、蔡雨煊、蒋雅琛
摄像:钟志龙、游历、陈心野
审核:林兴华、廖振华、卫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