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开花结果是大自然最根本的规律。目前,地球上大约90%的现代植物都是开花植物。为了繁殖,植物的花朵中会产生花粉。当花粉落到花的柱头上,植物便开始受精,并产生果实和种子。
给开花植物授粉对我们人类意义重大,授粉是现代农业杂交和育种最基本的技术。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的墓里,就有图像显示法老手持花序给另一朵花授粉。除了人工授粉外,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完成授粉,可以通过蜜蜂、蝴蝶等昆虫,也可以靠风来传播授粉,可以授粉的甚至还包括蝙蝠、鸟类等动物。尽管授粉途径多种多样,植物授粉总体上有两种形式: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
尽管达尔文称异花授粉是一个普遍的自然法则,推动植物间基因的交流和进化,仍然有约五分之一的被子植物进行自花传粉。自花授粉有利于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保留优势性状,尤其在驯化的作物中,有利于形成新的品种。因此很多常见的作物,包括水稻、小麦、豆类、花生、土豆、番茄等都是自花授粉植物。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茄科植物中少数由开花授粉转变为闭花授粉的园艺植物之一。当番茄的近缘种进化成为番茄属时,其花的结构发生改变,产生花粉的花药逐渐形成闭合结构。其后,当野生番茄被驯化成现代栽培番茄中,番茄花的结构进一步发生改变,形成完全包裹花柱的闭合桶状花药结构。这种转变使得番茄完全自花授粉,其结实率相比野生番茄显著提高,但目前对于番茄闭花授粉方式形成的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吴双教授团队在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HD-Zip proteins modify floral structures for self-pollination in tomato(番茄通过调控HD-Zip蛋白的表达促进闭花授粉结构的形成)”的研究论文,在番茄上首次解析植物通过形成特殊表皮毛,改变花的结构,进而改变授粉方式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解析了植物通过调控表皮毛的发育改变花器官的结构,这可为未来改造植物授粉方式,增加结实率和提高植物的逆境适应力,以及未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刘艳